為進一步提升校級高水平專業群“非遺手工技藝專業群”的建設力度,提高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質量和水平,4月20日,我校名家愛心大講堂第十二期邀請原浙江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建新作題為《漫談非遺傳承保護與特殊教育》專題講座。講座由院長黃宏偉主持,MK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全校教職員工參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是一項具有現實性和長遠性的系統工程。楊建新從人類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認識談起,介紹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現狀,並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幾點我省非遺保護的工作體會:第一,黨政領導高度重視,人大政協主動支持。第二,註重隊伍建設,加強人員培訓。第三,註重規劃先行,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不足。第四,善於創新突破,敢於試驗探索。第五,註意宣傳發動工作,喚起全社會保護意識。第六,完善工作機製,註重人才培養。老的要註意傳幫帶,新的要註意學習基礎。第七,努力出臺政策,確保公共財政的支持。第八,積極走出去開展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楊建新談到,非遺傳承保護工作與特殊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都是全社會的責任,通過特殊職業教育與非遺傳承保護相結合,使非遺相關行業成為殘疾學生就業的新選擇,殘疾人也有望成為非遺藝術的傳承者和發揚者,齊心合力譜寫“講好中國故事”的非遺保護新篇章。
黃宏偉院長在總結中表示,楊廳長以親歷者的高度、示範者的身份、引領者的智慧為特殊職業教育帶來了一份精彩的文化大餐。近年來,我校在非遺傳承與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人才培養方面,師從省級非遺傳承人趙杏雲的中西面點工藝專業聽障生袁婭清獲評第七屆省“十佳大學生”。專業建設方面,新開設了茶藝與茶文化、民族傳統技藝兩大非遺傳承保護相關專業,並將“非遺手工技藝專業群”列為校級高水平專業群,配套相關建設資金、教學資源。經驗總結方面,我校選送的《傳承非遺技藝助力鄉村振興:面向聽障生非遺手工技藝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成功入選教育部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下一步,希望全校教師在現有非遺產傳承保護的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基礎上,用好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愛心基地這塊“金字招牌”,更深入、更精準、更細致的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